先秦服饰:冕服的种类与章纹

据典籍《周礼》记载,周代天子、诸侯、公卿大夫需依照不同场合的重要程度穿着不同等级的冕服,冕服的种类共有以下六种。


图:宋代聂崇义《三礼图》中所绘六种冕服图

大裘冕:周王祭天所用。配十二旒冕冠,玄衣襦裳;上衣绘绣日、月、星辰、山、龙、华虫六章纹,下裳绘绣藻、火、粉米、宗彝、黼、黻六章纹,共绣十二章纹。

衮冕 :周王吉礼所用。配九旒冕冠,玄衣缥裳,上衣绘绣山、龙、华虫、火、宗彝五章纹,下裳绘绣藻、粉米、黼、黻四章纹,共绣九章纹。

鷙冕 :周王祭先公、飨射所用。配七旒冕冠,玄衣缥裳;上衣绘绣华虫、火、宗彝三章纹,下裳绘绣藻、粉米、黼、黻四章纹,共绣七章纹。

毳冕 :周王祀四望、山川所用。配五旒冕冠,玄衣襦裳;上衣绘绣宗彝、藻、粉米三章纹,下裳绘绣黼、黻二章纹,共绣五章纹。

希冕 :周王祭社稷、祭先王所用。配四旒冕冠,玄衣缥裳;上衣绘绣粉米一章纹,下裳绘绣黼、黻二章纹,共绣三章纹。

玄冕 :周王祭林泽百物、天子朝日所用。配三旒冕冠,玄衣襦裳;上衣无章纹,下裳绘绣黻一章纹,共绣一章纹。

对臣下而言,需依照天子在各类祭祀时所穿冕服再降一级穿着,即公没有资格穿大裘冕,最高只能穿衮冕;侯、伯没有资格穿大裘冕和衮冕,最高只能穿鷩冕,以此类推。


图:冕服十二章纹

夏商周时代,冕服将日、月、星辰、山、龙、华虫绘之于衣,将宗彝、藻、火、粉米、黼、黻绣之于裳。这些图案纹样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想象,分别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象征性,合称为“十二章纹”。


图:先秦帝王冕服上的章纹

其中,“日、月、星辰”代表光辉,“山”代表稳重,“龙”代表变化,“华虫(雉鸡)”代表文彩,“火”代表热量,“粉米”代表滋养,“藻”代表纯净,“宗彝”代表智勇双全,“黼”代表决断,“黻”代表去恶存善。

set 限制解除
x1
>
<
>>
<<
O
x1